围绕“四有一责”抓落实 建设幸福和谐新徐梁 ——黎城镇徐梁村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做法
金湖县黎城镇徐梁村位于县城西南侧,全村共有6个联组、826户、2248个人口,社会面积8500亩、其中耕地面积2772亩,村党总支下设工业、农业、养殖3个党支部,有党员63人。
昔日的徐梁村地处偏僻,村集体经济负债累累,是全县有名的工业空白村、经济薄弱村、上访专业村、信访重点村。近年来,村党总支一班人,紧紧围绕省委对村级党组织提出的“四有一责”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使村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一跃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2010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33元。村先后获得“省民主管理示范村”、“省村集体创业之星”、“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市党建工作示范村”、“市康居示范村”等殊荣,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红旗村党组织”荣誉称号。村党总支书记施列贵也连续三年获得了“市百佳村官”、“市十大杰出青年”,并被评为“50年感动金湖模范人物”,连续多年被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10年,施列贵因成绩突出被县委破格提拔为黎城镇副镇长。日前,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来我县调研时对该村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村级“四有一责”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认可。 总结该村围绕“四有一责”抓落实、建设幸福新徐梁的主要体会和做法有: 一、注重班子建设,打造“双强”村干部队伍 近年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省委“四有一责”村级发展总体要求,结合本村班子自身存在的实际,强化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切实增强了村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一是坚持理论教育与形势教育相结合,激发内在活力。定期召开村“两委”会、村组干部会、党员大会,强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用理论来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切实转变过去在村干部中存在的工作拖拉、办事扯皮、在岗不作为的不良现象;发扬民主,村里的大事、小事均通过党群议事会决定,实现了村班子的团结、和谐。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学华西、张家港等先进典型,让大家看到周边地区的发展形势,认清自身发展的差距,找准自身发展的定位,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困难面前怎么办,机遇面前怎么干”的大讨论,及时统一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振奋精神,形成共识,使大家增强了使命感、责任感和压力感,激发了全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共谋发展、创先争优、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 二是坚持设岗定责与民主评议相结合,激发内在潜力。按照职责分工,加大设岗定责力度,明确村党总支和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要求,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建立健全无职党员“双带”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充分发挥村无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设立在矛盾调处、信访稳定、招商引资、计划生育等8个岗位12个责任区,55名上岗党员以一带一、一对二、一对多形式共带动农户390户。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村民代表大会,组织村组干部向党员、群众代表进行述职,主动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切实增强了广大党员的目标责任意识,充分发挥了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带头富与带领富相结合,激发内在动力。切实增强村干部“不能带头富不配做干部,不能带领富不是好干部”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党委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村“两委”要求每个村干部都必须有致富项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双带”致富项目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年收入在8万元以上,要求50岁以下的党员全部投资创业,人人都要有1-2个致富项目,村干部和党员大户每年都要直接带动3-5户贫困群众致富。村党总支书记施列贵带头成立县顺友禽蛋专业合作社,与本村村民共同投入400多万元创办了良友生态养殖公司,使年饲养蛋鸡增加到7万只、肉鸡18万只,年产值达350万元,利润80万元。在他的引导和帮助下,本村120个农户办起了有规模的猪禽养殖场,总资产累计达1200多万元,产值2000多万元,解决近200人的就业问题。目前,该村8名村干部和半数以上党员都有致富项目,全村涌现出各类专业户600多户,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农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0%以上,加快了农民勤劳致富的步伐。 二、注重阵地建设,发挥多功能综合作用 该村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加大阵地建设,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为服务群众提供场所,努力把村部建成“党员之家”、村民文化娱乐的天地、为民办事的载体。 一是建一流阵地支撑作用发挥。该村党总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打造一流村综合服务中心,使村党组织能有一个好的场所办事,为村党组织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撑。聘请了淮安市设计院的专家来进行实地规划、设计,使村综合服务中心在以后的发展中不落后,在资金难题上,该村通过采取村里筹一点、积极向上争取一点、施工单位垫支一点等多种办法筹措资金150万元,于2008年5月建成了一幢三层1508平方米的村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县及至全市形成了一流的村综合服务中心,树立了该村对外发展的一流形象。 二是高标准配套保障作用发挥。该村狠抓村综合服务中心内部设施的配套,先后投入80多万元,配备了办公用品和先进的电教设备以及各种活动器材,内部设施质量一流、一应齐全,使硬件投入都达到了一流的标准,一流的设施条件也吸引了党员、群众纷纷到村综合服务中心来开展各种活动。村里明确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内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签订管护责任状,使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内部设施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保证了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 三是多功能设置推动作用发挥。严格按照省“五室二超市一广场”的要求,坚持村干部办公场所最小化、功能活动场所最大化、服务最优化,设置了计生世代服务室、多功能会议室、党群活动室、电教室、民事调解室、便民服务室、农家书屋等功能室,内部功能设置科学、合理,为村综合服务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建成“五星级”农家书屋,藏书1.5万多册,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农家书屋,被称为“江苏省第一屋”,常年对党员、群众开放,每年接待本村读者8000多人次。专门安装电信宽带,添置16台电脑,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开展信息化业务培训,为群众提供种、养、销售等各类信息与服务。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到村综合服务中心内开展各种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干部培训,举办农民科技培训班,集中为党员和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矛盾调处、信息提供、便民服务等服务,每年邀请县劳动、农技、农机等部门到村举办实用技术、企业管理、技能培训等培训班在10次以上,培训党员1000多人次,使村综合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全村干群的服务中心、学习中心、信息中心和娱乐中心。 三、注重载体建设,加快发展村集体经济 为了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走壮村富民之路,不断增强村级发展的实力和后劲,该村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有利条件,坚持以工业为主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村创业点建设,成为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收入逐年提高。 一是加大投入努力筑“巢”。村党总支通过层层召开会议、算帐对比、分析形势等办法,及时统一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采用向上争取、老板带资、启动民资参与建设的办法,筹措建设资金200多万元,在全县率先启动村创业点建设,不断加大创业点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努力筑“巢”引“凤”。村创业点规划面积150亩,目前,已建成标房2.6万平方米,改造厂房1.3万平方米,厂房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村创业点凸现规模。 二是集中优势全力引“凤”。该村党总支一班人坚持放大村自身发展的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进一步制定更为优厚的激励扶持政策,大力对外宣传、推介村发展硬件基础条件,把招商引资作为村党总支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抓开展招商引资。村党总支书记施列贵带头外出招商。由于政策优惠、条件优越、干部的诚心,打动和吸引了一大批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先后引进企业24个,其中外地客商投资项目16个,“凤还巢”企业8个,村创业点年可实现销售1.5亿元、税收3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0万元,并以每年50万元的速度递增。外地客商黄焕松被村党总一班人的发展诚心深深感动,于2009年5月投资1500万元在创业点内兴办了雷钛仪表项目,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顺和村创业能人刘仁和是施列贵的朋友,他被施列贵三上广东的精神感动,2008年毅然在徐梁村创业点内投资1200万元兴办了仁泰化纤有限公司,其中固定资产投入700万元,产品全部出口美国、日本等国,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33.7万元、利税60多万元。 三是凭借诚心服务留“凤”。村党总支一班人始终坚持以真心、诚心、热心去感动客商,凭热情、周到的服务去打动客商,使客商安心、放心、暖心。投资680万元的光阳压铸项目是2009年由外地客商王桂元投资兴办,村里积极帮助他解决招工难题,并积极帮助该企业盘大盘强,优惠租给其2幢4500平方米标准厂房,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快速发展,今年销售可突破1000万元,加入规模企业行列。徐梁村在徐州工作的能人胡美传是2008年3月份回村创业的,企业在用电方面出现了难题,村党总支及时帮助他找领导、跑部门,圆满地为他解决了难题,使他很满意。 四、注重民生工程建设,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 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群众利益为重,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努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方面,加大实事兴办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该村累计投入130多万元兴办社会公益事业。每年投资10多万元用于村道路的建设和维修,建成村级道路30公里。加大村环境的集中整治力度,着力改变村容村貌,每年投入15万多元用于环保设施建设,全村配备垃圾箱26个、垃圾池19座,建立一支12人的专职保洁队伍,积极争创省级卫生村、省级平安示范村和国家级生态村。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农民健身广场、绿化广场,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 另一方面,加大让利于民力度,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该村始终坚持让利于民,让群众得实惠,不断加大对生活困难户进行帮扶力度,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该村针对危房户、无房户逐年增多的实际,2009年在全县首家建成了农民公寓,由农民自己筹资新建6幢204套农民公寓楼,村补贴公共设施资金200多万元。从2007年开始,村每年拿出10多万元为全村群众购买大病合作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村新农保实现应保尽保,参保率达100%,每年为低保户、残疾人补贴3万元。抓好土地流转工作,使群众以土地换社保,目前,该村已成功流转土地3000多亩,惠及农民1700多人,把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实现了农民变市民、农民变工人的转变和跨越,有力地推动了幸福、和谐的新农村建设进程。 五、注重目标规划建设,推进徐梁新跨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村党总支一班人信心百倍,豪情满怀。围绕省委提出的“四有一责”目标要求,紧紧瞄准“淮安市十强村”这一宏伟目标,以“华西”时代精神为动力,着力建设工业大村、经济强村、党建示范村、和谐新村,构画新的发展蓝图,努力实现新的跨越。 一是在优化党组织建设、提升班子战斗力上实现新跨越。紧扣壮村富民、构建幸福和谐新徐梁这一总体目标,深化“三定三评三挂钩”活动,着力加强村级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细化目标、严格责任,增强班子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坚持从能人大户中选拔村后备干部,以1:3的比例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每年选派1-2名村后备干部到大专院校进行跟班学习,学习理论文化、企业管理、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和能力。健全和完善目标兑现、招商引资、提拔重用、推荐表彰、调整辞退等十项考核奖惩机制,推动他们带头干事创业、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在优化阵地建设、提升整体功能上实现新跨越。立足现有基础,不断完善提高,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对活动阵地的软件投入,特别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加快远程教育、网上党群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步伐,引导党员、群众到村综合服务中心内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查询、法律学习、娱乐休闲等活动,集中为他们提供技能培训、科技教育、矛盾调处等各种便民服务。在全村普及数字电视信息网络、网上党群服务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服务手段,提升全村办公自动化、通信信息化、监控现代化管理水平,强化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优化,最大限度发挥整体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多功能服务。 三是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提升壮村富民质量上实现新跨越。围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大村创业点的建设力度,狠抓投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十二五”期间,再建标准化厂房6万平方米,使标准化厂房面积达10万平方米,着力引进大项目、好项目30个以上,力争工业开票销售达5亿元、利税5000万元,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同时,围绕发展立体、高效农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民收入,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重点发展有规模的特种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 四是在优化农民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上实现新跨越。强化村环境整治,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从根本上改变村容村貌,打造景色秀美、环境卫生、空气清新的生存空间。加大公益性设施建设力度,建成1000平方米农民健身广场、500平方米农民文化娱乐中心、200平方米村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心、30000平方米农民公园等,为全体村民提供良好的健身、娱乐、保健服务场所。加快农民公寓楼建设进程,再建5幢2万平方米的农民公寓,使全体村民全部入住。进一步发挥村集体经济优势,实施惠民政策,从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困难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户供养等福利事业上利民、惠民,到“十二五”末,60岁以下无工作的都由村统一安排进企业上班,60岁以上的村民由村统一发放一定的生活补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由村提供学费,考上大学的孩子回村工作的奖励5万元,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进一步提升,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鲜明、强村富民、环境秀美、富裕幸福、安居乐业的新徐梁。 (责任编辑:jhzzb)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搜索 农村党建 更多相关内容 |
文章相关标签: 农村党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