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集体舞” ——淮安市创新党建共建提速社区发展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城市管理的“最小单元”,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责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社区人手紧缺、资源有限、承载力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实施“1+4”组团服务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主体,组织市直部门、机关干部、大学生党员义工和律师党员志愿者四支队伍进社区开展结对共建。“以社区党建为龙头,进一步深化社区党建共建,优化资源配置,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社区发展。”淮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时云说,社区建设在经历了仅由社区跳“独舞”,再到组织、民政部门联手跳“双人舞”后,从此进入了社会各方共同跳“集体舞”的新时代。 市直单位进社区 树立考核导向,破解动力缺失 组织市直单位与社区开展结对共建,这项工作在淮安市已经开展了整整十年。 2002年,淮安市在主城区清河区和清浦区启动市直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工作,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核心,带动社区全面发展。 在淮安市之前,已有不少地方试水这项工作。通过大量深入调研,淮安市发现了一种“常见病”——市委市政府和社区“两头热”,共建单位“中间冷”。 究其原因,淮安市民政局副局长关晓卫认为:“一方面,共建单位自身工作繁重;另一方面,除了慰问等常见形式,共建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不知从何帮起’。” 找到了病根,淮安市在这项工作启动之初就在制度层面打好了“预防针”。 ——突破“一对一”的结对方式,将158家市直单位根据帮扶能力进行组合,帮扶能力强的一家单位自成一组,帮扶能力中等与较弱的几家单位结成一组,根据社区需求为其配备合适的结对小组。 ——市直单位与结对社区签订《共建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任务、共建步骤和时间安排,市直单位主要围绕社区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解困等项目,社区主要围绕治安联防、体育健身、环境卫生等内容,以“共驻、共建、共享”为目标,构建一体化服务体系。 ——对因帮扶工作不力、没有完成帮扶工作任务的单位,除在其年度考核中扣分外,还将予以通报批评。 在考核“指挥棒”和制度“硬杠杠”的双重激励下,各单位纷纷成立了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支持社区建设成为市直各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 党组织设置规范了,组织生活正常开展了,生活环境不断美化,社区工作愈加规范,党员干部更得民心……在市直单位的鼎力相助下,大批实事在社区兴办起来,社区党组织凝聚力越来越强。 机关干部进社区 发挥协调优势,破解资源缺乏 “以前社区没有活动场地,我们只能到处打游击,公园、饭店、茶楼都去过。”说到这儿,章丽森的表情起了明显变化,“看看现在这活动室,又漂亮又宽敞,我们别提多高兴了!” 章丽森的“圆梦天使”是上海路社区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员张新民。 2005年12月,淮安市选派138名市直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担任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员,沟通落实本单位与结对社区党建共建事宜,并帮助社区抓好发展。由此,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员制度在淮安市正式实施。截至目前,淮安市先后选派社区指导员共4批602名。 张新民的本职工作是淮安市总工会企业工会主任、监察室主任、机关党总支副书记,和其他社区指导员一样,“指导员”只是兼职,任期两年,但这份“兼职”担子却很重——畅通社区与本单位的沟通交流,还要协调各方资源,全面推进社区发展。 “这些机关干部到社区,不是去镀金的,而是要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帮社区实实在在做事情!”淮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应群强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淮安市建立了严格的考核机制。任期结束时,由市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指导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考核。凡被表彰为优秀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员,或是“全市支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的指导员,在选派单位当年年度考核中定为优秀等次(不占本单位名额)。因指导员工作不力、没有完成帮扶工作任务的,责成该单位重新选派指导员。 考核导向仿佛一支“神笔”激活了这支队伍。 去年底,全新的上海路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从 以驻区单位联席会议为抓手,发挥机关干部优势,为社区建设协调多方资源,是市委市政府对社区指导员的最高要求,也是社区干部群众对指导员寄予的最高期望。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郭强认为:“社区的半开放性状态,需要一种恰当的中介和有效的载体,调和社区与驻区单位间的关系,使双方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状态。淮安市实施的社区建设工作指导员制度,恰恰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 大学生党员义工进社区 投入人力智力,破解人手缺少 2009年6月,长西街道长西社区的富华园小区因更换物业公司需要所有业主的投票,这可难坏了社区干部们。“324户居民分布在10幢楼里,有的住户跑七八趟都找不到人。社区全部工作人员没日没夜跑了半个月,才拿到65%的选票。”回想当时的“为难”,社区党总支书记陈芳眉头紧锁。 “2008年我们对社区职能进行了梳理,结果显示,社区日常事务多达114项。”淮安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处长申如龙告诉记者,“当时淮安市平均每个社区只有四五名工作人员。” 一边是繁重的工作,一边是紧缺的人手,“失衡”的状态倒逼下,为社区“招兵买马”的对策应运而生。受各种条件限制,暂且无法为社区增加正式工作人员怎么办?向高校借力,请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2009年开始,淮安市与8所驻淮高校达成党建共建协议——选派优秀大学生党员,以“大学生党员义工”的身份进社区开展社会实践。 区别于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人员和时间均不固定的特点,淮安市委组织部对这次校地合作制订了严格的制度——每年由各高校选派大学生党员义工1500人,组成100支小分队,根据社区需求和高校院系专业特点,与100个社区开展结对共建。各高校对大学生党员义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其党员评议、评先树优、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 这些积极热情的大学生党员义工,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社区对人才的长期渴求。 柳树湾街道富强社区有住户3537户,上万人。换作以前,赶上2010年的全市社区换届选举和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两大任务,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桂华肯定会愁得饭都吃不下。可是这一次,有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党员义工们,利用课余时间帮着整理材料、录入文字、向上级部门送文件,两大任务均保质保量圆满完成。“这些孩子可帮了我们大忙了!”马桂华脸上乐开了花。 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义务家电维修,自制法制展板开展普法宣传;发挥年轻人优势,举办老少同乐书画展、和谐一家亲趣味运动会、“六一”少儿才艺展、“七一”红歌会等丰富多彩、颇具人气的活动。这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活力。 律师党员志愿者进社区 提供法律援助,破解保障缺位 今年4月,淮安市各社区又多了一批新帮手——律师党员志愿者。这些人选由市司法局、律师协会在党员律师中选派,原则上一个律师事务所挂钩一个街道,一名律师结对一个社区。 “律师党员志愿者是淮安市372名律师中的佼佼者,选派他们参加社区服务,也是当前基层法治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需要。”淮安市律师协会党委书记钱怀群介绍。 与淮海街道确定为挂钩单位后不足一个月,引航律师事务所就接到了社区居民的“求助”。健康路社区居民荀某于 小到一个电话咨询、一次纠纷调解,大到一轮普法宣传活动、一场涉及经济、生命的官司,律师党员志愿者以其热情服务和专业水准为社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燃眉之急。记者从淮安市司法局了解到,目前,11家律师事务所的75名党员律师已与主城区清河区和清浦区的11个城市街道101家社区结成对子。4月以来,全市律师党员志愿者参与化解社区矛盾15起,代理诉讼571件,开展法律咨询服务2场。 “有了他们的帮助,社区管理处处有法可依,更加规范,也更加和谐了!”上海路社区党总支书记梅小林道出了社区干部群众共同的心声。 (责任编辑:jhzzb)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搜索 社区党建 更多相关内容 |
文章相关标签: 社区党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