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继勇 一天整理书柜,一扎尘封已久的书信呈现在眼前——各种精美的信封,上面贴着面值8分的邮票,圆形的黑色邮戳清晰可见。有些信封颜色已经泛黄或褪色,抽出里面的信笺,写满了密密麻麻的钢笔字,淡淡的墨香从泛黄的纸张里溢出来,弥满了整个书房。伸手挡在窗前,让室外的骄阳透过指缝,稀稀疏疏洒在信上。一读,往日的温馨和情谊瞬间跃然在字里行间,让我今天的眼睛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一股久违的甜蜜和温暖洋溢心头,将我带回那曾经写信读信的幸福时光里。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书信是人们的主要通讯方式。当有什么心事需要倾诉的时候,铺开信纸,心里的话儿就如决堤的溪水,汩汩流淌,一泻千里。信寄出后,就是盼信,青葱岁月里的情感,就这样留在一张张信纸上,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都带不走那份印在信纸上的真情实感。 怀念那些写信的日子,其实是在怀念那逝去的青春岁月。 提起写信,大概要从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参军入伍的那年开始吧。7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我告别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南京。部队驻在紫金山东麓,每天训练结束后,最温馨、最幸福的那一刻便是读信。夜里,每当思念的种子发芽时,总会枕着父母和友人的来信,在心里一遍遍背诵着信上的每一句话,那种心情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如今想起来,信上讲的其实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那种远离亲人的惦念,信中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会使自己兴奋不已。每当一封信寄出,就数着日子盼回信,而当收到一封信件的时候,便会在战友面前炫耀一阵子;当发现信寄出后没有得到回应的时候,那种心情却又是失落的。等信心情急切、焦躁,每天都盼望着早点收到回信。连队每隔几天才能收到一次邮袋,看到邮包就匆匆凑上前去查阅,有时一次几封,有时一封都没有。收到信件自然是开心的,跑到僻静处,轻轻撕开信的一侧,谨慎地拆开,生怕把精美的邮票弄折;小心地抽出,生怕把叠得方方正正的信纸碰脏;然后一字一字地品读,连署名日期都不放过,生怕把对方一丝一毫的感情漏掉。这时的耳旁就只能听到翻纸的响声和轻轻的阅读声。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训练紧张劳累,但有信的日子充实而美丽!许多个午夜,听着夜莺在月色下轻轻吟唱,耳边回响起军号滑过树梢的声响,仿佛夜色从眼前的信纸上一行行移动,带着我梦回故乡…… 那段岁月,能收到家人朋友的来信是温馨快乐的。信是远离故乡后稀有的欢乐和渴望,信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被我贪婪嚼碎,然后小心咽下,最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每当收到家中来信,我总能从字里行间看到父母的笑容,好像信里的每个字都是那家乡跳跃的音符,总会有一种特别的亲切和温暖韵味。小小的书信承载着我与家人、朋友间最大的情感空间,是唯一的温暖和慰藉通道,是军人的情感守望,也是我生活里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支撑着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人生时光。 “见字如面”是写信常用语,在想家的时候接到家信,静静品读带着墨水气味的文字,会情不自禁地偷偷流下思乡的泪水。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纸笔趴在床上写回信。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全家人在一起的温馨画面,喜悦、惆怅、孤单、想念还是激动?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一封封信,那是情感的积累;一封封信,见证着我成长的印记。在父母眼里,我们或许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在家信里,我们总是说着不要担心、会好好照顾好自己的话语,感觉自己长大了;而在同学的信件里却又是不一样的话题了,在那里我们更能找到彼此是同龄人的那份天真、向往和憧憬,我想,青春时那份懵懂的爱情和那颗蠢蠢欲动的心,也就是在相互通信时萌芽开花的吧。 写信是一种感情的投入。每次写信,我们总是完全沉迷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通过笔端向远方亲友倾诉心中的思念。一段段话语如同涓涓细流,通过笔尖流淌到洁白的信纸上。写完后郑重地装入写好地址的信封。那一刻,很神圣,写信的岁月刻录并加速了我们思想趋于成熟的步伐,为珍贵的友谊铺垫了坚实的通道。那是个用信纸承载情感的年代,书信,是感情的纽带,那里装着心灵。现今生活的人,已很难感受到书信的那种情结了。在这个充斥着手机、QQ、E-mail,新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写信了,写信与读信的幸福时光也永远被定格在心灵深处。手机铃声,打破了纸香墨趣,消弭了山遥水隔,着实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但是,生活中太多的关爱和牵挂、太深的情感和执著,是很难用电话、E—mail等形式来尽情表达的。 我喜欢读信。尤其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一个人在灯下,展开折叠精致的信纸,那淡淡的墨香,便在字里行间荡漾开来。其实,怀念有信的日子,更是怀念一种等待的美丽心情。从信件投入邮筒开始,便是一心一意的等待,因为思念而等待,因为等待而思念,日子悠远、绵长,无声流淌,交织着淡淡的哀愁与企盼,更有望断秋水的焦虑与不安,辗转难眠,这该是怎样的诗意和美丽?而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当鸿雁将书信从远方传来,抵达你手心的时候,又是怎样的欣喜和激动? 有信的日子很美丽! (责任编辑: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