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的坚守 刘春林 六年组工生涯,留给自己最珍贵的不是职位升迁,不是荣耀光环,而是组工干部特殊的价值观已经烙印在内心深处。几年来,自己无论在哪个岗位,都把这种收获带在身边,成为一名老组工的坚守。 坚守一份“公正”。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灵魂。在成为政府部门负责人后,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时常有人拉拢和亲近,但自己始终坚持组工干部“公心做事、公正待人”的原则,不因关系定升降,不因亲疏论高下,不因背景做取舍。每做一个决策,坚持站在公共的立场,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去考虑问题,有的项目因为污染、能耗等达不到国家标准,属于淘汰项目,在自己这里坚决不会“放行”。在对待下属上,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每个人都给予施展才能的空间,只要是想干事的,都倾心为之提供最优质的环境、提供最大化的支持。在机关内部倡导“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把“为党委发现和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对单位的一些好苗子、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培养起来、推荐上来,创造各种让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公道在心,正派在行”,把“公道正派”这四个字带到自己所到之处,在我看来,是作为老组工的一种责任。 坚守一种“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淡泊是抵御各种诱惑的最好防线。组工干部“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价值观让我终身受益。在成功和失败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人生得意和失意处,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在面对诱惑时,提醒自己把名利看得淡一些,把品位看得重一些,把职位看淡一些,把事业看得重一些。组织部门是最苦最累的部门,进了组织部门,就意味着与清贫、辛苦和寂寞为伴,走出组织部门,无论在工作强度上,还是在工作环境上都优越了很多,更应该知足常乐。淡泊才能坦然,才能在工作中放开手脚,才能走得更远。俗话说:心有多宽,路就有多宽。站位不同,胸襟不同,不仅对问题的看法不同,而且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同,其结果也会迥然相异。 坚守一种“形象”。组织部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组织部不是一块“跳板”,离开组织部,自己的一言一行仍然代表着组工干部的形象。组织部门最强调的是: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说的话说了,损的是形象,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损的是形象。组织部门长期以来因为高标准、严要求,在群众和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好的形象树起来难,毁坏起来却很容易,因此我们无论在“八小时”内,还是“八小时”外,都要不忘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这个群体的良好形象。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自己要做到坚守不放,而且要垂范带动。比如在工作中,我坚持把干部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时常劝勉大家要“慎言”,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说话,不符合党性原则的话不说;要“慎行”,凡事三思后而为之,不做给组织、集体抹黑的事情。 坚守一份“忠诚”。多年组织工作告诉我:对党和事业要忠诚。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作为党的干部,要饮水思源,能从一个普通办事员走到领导岗位,不应忘记党的培养,对党和事业要忠诚。对党和事业忠诚,不能挂在嘴上。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各种矛盾、社会问题冲撞着社会的精神细胞,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让人心存隐痛,心生忧虑,但这些都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法制建设滞后的反应。对此,作为一名老组工、一名领导干部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要坚定内心的信念,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对党和事业忠诚,要落实在行动中,当前,全区上下正在进行“三解三促”、“三进三帮”活动,这是彰显党性的契机,领导干部要把这项活动作为载体,深入基层,解民忧、办实事,把对党的无限忠诚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作者系淮安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曾任区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科长) (责任编辑:jhzzb)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搜索 一迎双争 更多相关内容 |
文章相关标签: 一迎双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