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也是不断创造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过程,应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随着城镇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成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化利用,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强了土地和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改变了农村居住分散、基础设施配套难度大的现状。但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是资金投入问题,据初步测算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道路、电力、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亮化及集中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入户均3.5万元,当前上级政府直接支持农民集中区建设政策较少,农民不愿也难以承担这部分费用,基层政府也无力完成相应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 二是城镇规划问题。大多数乡镇规划滞后,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需求,且现有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连续性。规划滞后导致建设的无序,发展的趋同。带来一系列社会矛盾。 三是农民就业问题。农民市民(居民化)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农民成为市民,首先要在就业方面得到突破。然而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随着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工人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质量方面存在矛盾,在相当时期内仍将存在缺工和失业同时并存的局面。有部分农民想自行创业,但止步于资金缺乏。如何让农民获取稳定的职业,保持稳定的生活来源,成为事关全局的大事。 针对以上三种现状,笔者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以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机制,帮助县乡一级设置小城镇建设融资平台,积极争取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扶持。整合农村道路、环境保护等支农资金,提高整体功效。统筹城乡社会管理,积极落实强镇扩权的途径,对城镇在财政、规划等方面赋予适当管理权限,增强发展能力。 二是加大规划编撰指导力度。规划是城镇化建设的前提,是指导城镇化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依据。要把超前规划的理念融入美好乡村建设规划中,推动镇村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规划相互衔接,高标准、高起点推进镇村规划编制,使其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现特色。如此复杂庞大规划,基层无力完成,需要上级部门出台相应的措施,帮助基层做好相应的规划,科学定位。 三是加大对农民创业点帮扶力度。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转化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要加强对进城农民的就业服务指导,坚持外出务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三策并举。尤其要加大对农民创业点扶持力度,建议设立“农民创业专项基金”,对新办的农民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包括一次性初始创业补贴、个体工商户升级创办私营企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从政策扶持、创业场地、信贷支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农民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对创业点配套设施投入。创造农民轻松创业的氛围,助其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部办)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搜索 城镇化 更多相关内容 |
文章相关标签: 城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