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合作组织 激发农村内生活力
——江苏金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编者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促进“三农”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金湖立足农业大县的实际,把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实践载体,加强工作引导,加大推进力度,取得了多方面综合效益,同时一些矛盾问题也逐步显现,很多方面都具有共性特点,需要在实践中创新探索、有效应对。 “三农”工作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上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并把培育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作为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行部署,强调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近年来,金湖认真落实相关决策部署,完善政策配套,强化工作落实,多渠道多形式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涌现出一批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对繁荣发展农村、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发挥了引领和推动作用。 一、农村合作社助推“壮村富民” 金湖县农民专业合作社从2000年前后初始零星出现, 2008年起迅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依法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17家,占农户的78%,经营范围主要涉及粮食、水产、畜牧、水生蔬菜、农机服务等方面。逐步形成四种主要经营模式:一是规模大户、农村经纪人创办型。由种养、加工大户牵头发起,以“大户+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如老龙窝农副产品合作社、永祥种鸡专业合作社等,占总数的83%。二是村干部牵头型。由村干部牵头发起,以“村干部+合作社+农户”为运营模式,如湖滨水产专业合作社、吕良农副产品营销专业合作社等,占6.4%。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由龙头企业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农户”为运营模式,如久佳水稻专业合作社、金农村藕业专业合作社等,占3.7%。四是农技人员领办型。由农业、水产、畜牧、供销等涉农部门的技术人员牵头发起,以“农技人员+合作社+农户”为运营模式,如金塔粮食专业合作社等,占6.9%。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引导农民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实践方式和载体,发挥出多重效应: 一是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市场竞争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解决了单个农户交易成本较高的弊端,通过建立市场营销网络,增加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农业收入,较好地体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优势。目前,县城有15家合作社产品直销店,23家合作社的67个产品进入超市,其中老龙窝合作社在华润苏果、乐天玛特超市设立产品专柜。兴全禽业专业合作社有社员256户,繁育基地2000多平方米,带动1000多农户规模养禽,辐射周边5个乡镇31个村,产品销售5个省市,年饲养种鹅1万多只、商品鹅20多万只。并加大培训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建成80平方米科普阅览室。去年炕孵苗禽287.8万只,社员户均增收超万元。 二是促进资源整合与体制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将农户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生产要素集合作社经济组织一体,用统一经营替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按市场运行规则进行优化配置,推进产销一体化,提高农业效益。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143件,其中地理商标7件,获得“三品”(绿色食品9件、有机食品3件、无公害食品204件)认证216件。发挥三面环湖地理优势,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专业合作社,如牌楼西瓜、红岭肉鸭、金子湖龙虾、闵桥无公害大米、五星芡实、浪底玉荷藕等。金农村藕业专业合作社拥有荷藕种植基地1万多亩,注册“荷湘缘”商标。去年加工销售荷藕产品1000多万公斤,出口韩国、日本,并在日本设立直营店。合作社的发展改变过去单枪匹马、小打小闹的发展局面,依靠能人担纲,抱成拳头,小舟变大船,提高了续航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民增收,提升可持续发展力。近几年金湖县每年都投入10亿元以上,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发放补贴3.5亿元,用于扶持农民购买先进农机具,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积极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利用农民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每年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00场次,受训农民达30000人次以上,不断提高农民适应市场,创业致富的本领,培育懂经营,会管理,有技能的新农民。同时,加强对市场的供需情况、价格变动等信息进行分析,合理规划农户的生产和销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2013年全县农业产值32亿元,其中合作社贡献达24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増收3800元。 四是架设政府与农户之桥,激活农村生产力。通过专业合作社组织和指导农民生产经营,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整合,带动了苏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地把政府对“三农”的政策、资金、技术等支持落到实处,近年来,政府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本和小额贷款达20多亿元。经营“苏北草鸡蛋”的三阿之南专业合作社,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多次对病残农民给予捐款帮扶,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反响。县委书记肖进方称“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在千家万户的小产业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驾起了桥梁,正以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发展,代表着农村先进生产力,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二、合作社发展面临“成长烦恼” 调查中发现,“合作不到位、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带动作用不明显”,成为各地合作社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注册标准、资金门槛没有明确界定,经营管理缺乏检查考核,有的镇村合作社“一哄而起,有名无实”,部分合作社成了中听不中用的“花架子”。 一是总体规模不大,合作紧密度不高。受创办时间、经营方式、合作范围、运行机制的影响,金湖县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带动功能弱、竞争力不强,整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偏低。多数合作社仍不能与其社员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缺乏有效完善的“二次分配”机制,挫伤了部分农民入社的积极性。全县规模较小的合作社约占总数的50%以上,盈余分配的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有的合作社成员只有数十户社员,在市场中缺少竞争优势。 二是经营人才不足,机制不够规范。由于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严重老化,加之大部分农村青年进城打工,目前合作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人员平均年龄50岁以上,从事农业劳动人员大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和农村妇女,且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开拓市场的能力,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和人才匮乏已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尽管通过“阳光工程”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但由于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农民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在土地流转困难的同时,基础设施滞后、人才匮乏使许多合作社在成立时就面临“先天不足”的尴尬。存储、晾晒、冷藏等加工销售环节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使合作社经济效益大打折扣。有的种田大户想扩大规模,却被土地流转难度“卡住了脖子”,同时土地流转期限大多只有三五年,不敢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三是服务指导不足,政策不够完善。县及镇涉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前缺乏指导和服务,在执行政府的扶持政策时不够细致完善,提供的补贴项目常常不能及时满足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涉及合作社项目资金补贴的部门有农委、农工部、财政、农机、农业开发等多个部门,其标准、途径又不相一致。总体看项目资金到位较及时、使用较规范,但也有少数政府部门提成过多、花费过大,使有限的资金没有起到扶持的应有作用。 四是投资渠道不畅,规模实力不强。几乎每个合作社都遇到过“融资难”,尽管国家出台了金融支农政策,但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金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考虑,不愿贷款给合作社。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时虽然强调要财务健全、成员账户健全、收益分配制度健全等,但部分合作社运作时上报一套,实际又是另一套,甚至政府扶持资金被合作社背后的公司挪用,政府的钱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专业合作社亟待“提档升级” 当前合作社已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应建立淘汰机制固本强基,强化各类标准实施,提升运行质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合作社发展“提档升级”。 一是发挥政府调控职能,提高发展水平。积极探索从事同类产品合作组织的发展路径,按照市场规律,促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整合、联合、提升。帮助合作社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走一条发展农业旅游和生态观光农业的新路子。深度开发金湖特色优质农产品市场,提高合作社产品竞争力,加强金湖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实施项目支持,落实项目主管部门的责任,对合作社以项目申报制的方式予以补贴,引入事中评估机制,在合作社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进行事中评价,防止骗取资金的情况发生。建立退出机制,淘汰一批经营不善、有名无实的空壳合作社。 二是创新经营体制机制,推行股份合作。在推进全县的农业合作组织的创建工作中,建立股份合作制这一新型组织形式。农村集体资产中数额最大又最有价值的就是土地资产,可以考虑先将土地等资源转化为资本或股份,根据农民自由加入、民主管理、资本和劳力相结合的原则,由合作社将承包农户的土地使用权折成股权,将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成为农民按股份持股、按股份红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借鉴“大学生村官”模式,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到合作社任职,或领办农民合作社。 三是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态。综合性合作社不仅提供技术、信息、产品销售服务,更重要的是开展深加工合作,通过提供一体化服务,让农产品增值,让农民充分享受产业链延伸带来的利润,提高合作组织和农户的整体经济效益。合作社的发展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现在的大米、蔬菜瓜果口感大不如过去,就是使用化肥农药过多,从而破坏了土壤的性能,所以合作社统一经营后,要加强有机肥的使用,逐步实现土壤、水源改良,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为品牌化建设奠定基础。 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健康发展。首先是政府扶持思路应从“扶大”向“扶强”转变,建立含有业务辅导员、技术指导员和扶持项目的省市县三级责任制,培养一批合作全面、联结紧密、运作规范、带动性强的示范合作社,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合作社建设和培训指导等项目。其次是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实施财政税收金融优惠政策、设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等举措,降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是在相关部门设立专门机构,具体负责指导和协调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加强政策法规咨询、组织制度设计、内外关系协调等方面服务,使政府职能部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保持相当强度的介入。 五是加大典型宣传推广,发挥带动作用。金湖县已建立了各类经济合作组织500多家,但正常经营且有盈利的只有三分之一,主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合作意识淡薄。需根据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现实,总结一批章程比较健全、组织比较规范、制度比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比较好的合作组织的经验,通过召开各类现场会,进行交流推广,并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推介,形成浓烈的发展氛围,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助推农村合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致富农民群众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部办)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搜索 规范,发展,合作,组织,激发,农村,内生,活力,江苏,金湖县 更多相关内容 |
文章相关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