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卫生文化建设 卫生局 刘风刚 卫生文化是医疗卫生领域,在长期的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行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理想信念、服务理念等方面。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观念形态文化、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和行为形态文化构成的复合体。赋予医疗卫生行业极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怎样才能加强卫生文化建设呢? 一、建设卫生文化的根本目的 首先,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和谐。卫生行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服务,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必须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为群众的健康服务,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 其次,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是卫生事业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有些卫生单位少数人追求物质化,有的消极、低迷,不思进取;有的单位忽视常规管理,一些干部和职工责任意识不强,履职能力不强。既影响了卫生业务的开展,也严重影响着单位形象。要解决价值观念,这是卫生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二、建设卫生文化的主要内容 1.总结提炼富有卫生行业和单位个性的精神理念 精神是人类最绚丽的花朵。卫生行业、单位,和人一样也有精神,这就是卫生行业和单位精神。卫生行业精神是员工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工作作风等多种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是大家在长期的实践中产生的群体意识,是经过长期的打造、磨合并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自愿身体力行的,是卫生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一是要深入挖掘本行业、本单位的历史文化传承,吸收、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成果,结合时代发展要求,进行创新,确立本单位的精神理念。二是提炼出来的精神理念都要有自己的个性,有心灵冲击力。如:某疾控中心的单位精神是“一手撑着健康,一手拥着阳光”;某儿童医院的医院精神是“这里是你家,阿姨像妈妈”;某妇幼保健院的医院精神是“关爱好每一位母亲,呵护好每一位宝宝”。三是要精雕细刻,反复加工,能很好地鼓舞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并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如:北京同仁堂的精神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十分精辟。四是要避免使用大而不当的政治化概念,一定要有突出的文化内涵。 2.完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 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卫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的范围很广,从个人行为到单位形态、基本制度,从技术要求到业务规程、管理过程。这些制度和规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管理过程中一套完整的约束系统。正是这一完整的制度系统的运作,培养、规范了卫生工作者的行为和习惯,进而形成了特有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完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寓文化内涵于制度之中,建立起既科学化又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促使干部职工自觉认真的执行行为规范,积极落实道德要求。 3.创建卫生服务品牌 首先,要立足高品质定位,树立“苦练内功、精于内涵、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发展理念。“苦练内功”指的是内部改革、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全员素质;“精于内涵”就是要精心打造单位内在品质,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开展工作;“追求卓越”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行技术创新,追求新科学技术,精益求精;“超越自我”就是通过学习和创造,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精心打造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品牌,培育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好的医疗卫生品牌就是要创造出一个适合卫生行业、适合单位实际,也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要不断强化品牌意识,精心打造品牌。 打造品牌要在四个方面下好功夫:第一,提高医疗卫生质量是关键。医疗卫生质量是单位的生命线。为此,要从转变员工观念、树立全员质量意识着手,让所有员工树立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从自身开始,从岗位做起,形成全员保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体系。第二,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是保证。重点学科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的支柱。应按照“单位有重点,科室有特色,人人有专长”的发展战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投入,为打造品牌提供学科保证。第三,加强科研工作、创新技术是根本。要有加强科研、创新观念,走重视科研、敢于引进、善于吸收、转化及时的道路;要有新的措施,使科研工作、技术创新稳步推进、卓有成效;要有浓厚的重视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氛围,促使广大卫生工作者能在科研上投入精力、倾注心血,耐住寂寞、潜下心来,刻苦研究、寻求突破。第四,营造亲和向上的团队精神是基础。一方面要大家认同本单位追求的目标,使大家看准方向,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广大员工工作热情和创造性,使大家获得成就感、受尊重感,从而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再一方面要耐心细致地理顺员工的思想情绪,使大家始终保持稳定、团结、向上的精神状态。 4.建设良好的单位环境 卫生行业的单位环境指影响、制约单位服务、经营活动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渗透的物质和精神因素。良好的单位环境有很强的凝聚力,可以使全体员工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行为操守上保持高度一致;良好的单位环境可以赢得公众的信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单位形象,提升社会、经济两个效益。 在卫生行业环境建设中,要注重四个突出: 一是突出单位的生态环境。优美、清洁、舒爽、亲切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产生愉悦,会减轻生理、心理上的压力,有利于病人的诊疗和康复。 二是突出单位的作业环境。作业环境主要由作业的主体与对象、作业器械工具、作业设施等要素构成。美好的作业环境表现为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及设施等各方面要素之间的和谐、沟通,达到情意化的交融境界,有利于实现情感化服务,使人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精神的慰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和审美心态。 三是要突出单位的外环境。外环境通常表现为单位的自然景观、建筑外形,以及通风、采光、音响、色彩等。优美的自然景观能让人心情愉悦;清新的空气能使人精神爽朗;空间开阔、阳光充足能使人性情开朗;得当的色彩能使人获得心理上的宁静;柔和而优美的音乐能使人心境恬淡、心情愉悦。不仅能使作业对象得到心理的调适和产生愉悦,也能给卫生工作者一种美的意境,有利于激发工作热情。 四是突出团队精神与凝聚力。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团队精神的形成,能以心灵为纽带,把全体卫生工作者的个人意愿、个人利益与单位发展紧密地连在一起,组成利益共同体、形象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形成团结向上、朝气蓬勃而又强大持久的凝聚力。尊重人、关心人、精心培养人、真正用好人,使职工各得其所,切实通过营造团队精神与氛围凝聚力建设良好的单位环境。 卫生文化建设内容很多,内涵很深,需要我们卫生工作者去努力学习、建造、探索,也需要社会关心、支持、监督。 (责任编辑:jhzzb) | |
数据统计中,请稍等!
| |
| |
搜索 百家论谈 更多相关内容 | |
文章相关标签: 百家论谈 | |